6月似乎是硅谷的新产品发布季,苹果在一年一度的WWDC上刚刚发布了带视网膜显示的全新Macbook Pro系列和iOS 6,几天后微软的Surface就接踵而至。
你方唱罢我登台,在刚刚召开的Google的I/O大会上也是新品不断,最新的Android(Jellybean)、Google Glass,Nexus7平板电脑以及新的多媒体设备Nexus Q在第一天就悉数端出,令人眼花缭乱。
因此,只要留意一下Google的发布和相关报道,你也许就会注意到Google正在全面出击,多线作战。
这 家公司仍然是搜索和广告之王。Android发展得也相当不错,尽管其对Google业务的财务影响尚不得而知。Google Apps和Google Chrome OS在企业、零售商、航空、学校等领域开拓出来的市场也相当可观。Google Maps、YouTube还是市场领先。但是Google做的事情远不止这些,下面的这份战役清单也许有助于你理解Google的这场规模宏大的史诗战争和它所面临的巨大挑战。多线出击是兵法大忌,Google的各场战役胜算会有多少呢?
与苹果之战
与微软之战
与Amazon之战
与Facebook之战
其他的零星战役
人才之争
看 着Google的战线拉得这么长,不禁让人想起历史的那些教训。罗马帝国、拿破仑战争,还有奥斯曼帝国,这些历史上的巨头都曾多线作战,虽曾经辉煌一时, 但最终还是输得很惨。究其原因,还是其中的人力成本太高了。Google也会面临类似的困境。没错,Google是有钱,富可敌国,但是哪怕它拥有数以万 计的员工,也仍旧缺乏足够的力量来全面开花,拿下所有战役。现在Google不得不接二连三地收购公司来吸纳人才,但这还不够。在现在群雄并起的大环境 下,Google不再拥有吸引天才不断加盟的垄断性优势。总有人开出的条件比Google更好,总有些公司在某些方面做得比Google更棒。如果 Sauqre有位置的话为什么要呆在Google Wallet团队呢?如果Facebook向你招手的话,为什么还要向Google看回头?如果你可以办个Instagram出来并拿到数十亿美元的话, 为什么还要呆在Google那里当个产品经理(参见2年时间从0到10亿美元:Instagram崛起的偶然+必然)?
动物凶猛
Google 崛起的头10年时间里,实际上缺乏真正的竞争对手。Yahoo由于对基于搜索的广告反应迟钝,所以并没有对Google的搜索技术构成太大的威胁。微软彼 时仍专注于软件业务,所以跟Google较少正面冲突。但到了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时,Google的周围已经是虎狼环伺—从苹果、Facebook这些 巨擘到Dropbox、Square等新贵,个个都是如狼似虎,更加凶猛、更加专注、更加饥饿,Google还能那么好过吗?
祸起萧墙?
此外,Google不断尝试在新的领域封疆拓土,但却可能在自己的核心地带祸起萧墙、后院起火—把Google+注入到搜索结果似乎正在引起用户的不满。
大胆突破?
Google 之所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就在于它的大胆。在网络泡沫时代,当搜索似乎已经走入死胡同时,Google硬生生杀入这个领域,做出了更好的搜索引擎。当广告 陷入泥潭时,他们把文字广告的创意变成上百亿美元的金钱帝国。他们相信软件会真正成为企业内部的智能的理念充满野心,极具未来主义。Google Mail和Google Maps是另两个从小做大的例子。不过或许最能代表Google胆识的还是Google Glass,这款未来主义产品也许恰恰代表了Google总想要先人一步的决心。
也许Google需要的并不是全面胜利,而是找到统治未来市场的突破点。